2006年12月20日星期三

暖气

04年来北京面试,穿着庄重,薄薄的西装不抵寒,在车站冻得唏溜唏溜的。那次才亲身感受了北方冬季的寒冷。
可是北方人并不惧怕冬天。有了暖气,人在屋里待着,一点冬天的感觉都没有。不过就是不肯到外头去。太冷,反差太大。

有个同学在北方读书,待惯了,有次趁放寒假到武汉玩,南边没有暖气,一时竟不适应,带着感冒回家。

我这刚来北京漂了几个月的外地人,过年回家会不会也不适应?

2006年12月19日星期二

高手的境界(一)

看了姚克翻译、思果评述的《推销员之死》。姚克先生的中英文果然棒。下面摘引几句,细细体会。

  • He is a stolid man, in his sixties, with a mustache and an authoritative air.
    姚克译文:他是个木讷的老人,年纪六十多岁。上唇一撮小胡子,俨然有一呼百诺的气概……
  • I got an awful scare.
    我都吓傻了。
  • Just to know that there's still a posibility for better things.
    他只想知道:瓦片儿也有翻身的日子。
  • I'm tryin'
    我在试着步儿
  • I just can't take hold, Mom. I can't take hold of some kind of life.
    我就是扎不下根儿,妈。我不能死钉坑儿的过着一种生活。
  • What the hell do you know about it?
    你懂得个什么屁?
  • Linda: Last month...(With great difficulty) Oh, boys...
    上个月……(嗫嚅地)欧,孩子们,……
  • I'm ashamed to.
    我觉得不好意思。
  • You don't raise a guy to a responsible job who whistles in the elevator!
    在电梯上吹口哨的人,你不会把他升级做抓权的工作的!
  • Without some smart cooky gettin' up ahead of you!
    不用担心让机灵鬼的同事抓了尖儿!
  • It's not what you say, it's how you say it-- because personality always wins the day.
    你说什么都没关系,要紧的是你怎么个说法儿——因为唯有风度好,才能够无往不利。
  • All of a sudden everything falls to pieces! Goddam plumbing, oughta be sued, those people. I hardly finished putting it in and the thing...
    一晃眼儿什么东西都坏了!雷劈了这安水管的,这些人——应该告他们一状。刚安装好,这牢什子……
据说姚克先生中英文俱佳,30年代曾写英文文章推介鲁迅的作品。看了他的译文,才知道什么叫中英文融会贯通。这本书确实是学对话翻译的好教材。

2006年12月3日星期日

几位大翻译家

傅雷,法文翻译家。
译作之一:《约翰·克利斯朵夫》(原作:法国罗曼·罗兰, JEAN-CHRISTOPHE

乔志高,英文翻译家。
香港《译丛》杂志创始人。
译作之一:《大亨小传》(原作: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

杨宪益,英文翻译家。中译英,英译中皆优。

许渊冲,法文、英文翻译家。西南联大毕业,个性张扬。我看过许先生翻译的唐诗,很喜欢。

杨必,英文翻译家。

宋淇:又名林以亮。香港《译丛》杂志创始人。

张培基,英文翻译家。《英语世界》杂志“中译英”栏目经常刊登张教授的译作。

翻译家杨必

她翻译的《名利场》(Vanity Fair)非常棒。原作者是英国萨克雷(William Masterpiece Thackeray)。《名利场》读起来很舒服,就像看中国白话小说似的。这都归功于杨必女士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她对文字的把握让人叫绝。

我手里有两本译林出版社出的精装本。大学读研的时候,有一天听说武汉洪山体育馆外头搞书展,规模不小,打折也优厚,所以乘著名的521公汽赶到现场。书都是随便码着,书脊露在外面。当时看到这本书,以为是杨绛的,随手翻开,还看到杨绛写的前言,所以确信无疑。书才三折,找到下册之后,我就付款买下。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杨必是谁。回到宿舍才发现买错了,觉得有点后悔。不过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杨必是杨绛的妹妹,杨必是很厉害的翻译家。买回来的还是宝贝,呵呵。算是与大师不期而遇吧。

杨绛写了一篇《记杨必》,回忆她的妹妹。网上很容易查到。文章说,大翻译家傅雷也请杨必教傅聪英文。看来杨必的英文果然了得。解放后,杨必在复旦大学外文系做副教授,《名利场》就是这个阶段翻译的。可惜的是,杨必先生没有留下更多的作品,就离开人世了。

《名利场》和企鹅原版Vanity Fair早就买齐了,不过说来惭愧,还没有通读译作。因为我总想认真读一读,所以一拖再拖。

那还是看看思果先生是怎么评价的: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名师评译丛书》中,思果先生选评了杨必译的《名利场》。开篇总论题为“罕见的佳译”。他说,“杨必女士译的萨克雷的《名利场》是真正难得看到的佳译。我不知道有谁能有这么好的中文把一本外国小说译得这样可以愉快一读的。这本译作读来就像读《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中国小说一样舒服,完全没有念不下去,诘屈聱牙的地方——当然也不是中国小说,是另一种味道的小说。”

为了学习杨必先生的翻译,我先读了《儿女英雄传》。作者是清朝的文康,小说的情节很普通,才子佳人,安公子和十三妹结成美好姻缘,功成名就,幸福美满。小说的语言多用北方口语,词汇丰富,生动。我吃惊的发现,原来姥姥平时讲的信阳方言很多都能在这本小说里面看到对应的词。呵呵,老辈人的语言才真的丰富。

前一阵读了一遍《红楼梦》,长这么大,也才算初识这部名著。羞。这样的白话文小说语言就是精炼,读者阅读非常顺畅,不知不觉就陷入遐思,随着书中的人物神游了。

杨必先生中文基础好,这样的小说看的多,怪不得翻译的这么地道!

认真研读一下《名利场》,一定会大有收获。

2006年12月2日星期六

PKU儿童

前两天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播出了两集节目,题目是“他为什么打自己?”。讲的是我们那里光山县一家人,儿子打小智力出现问题,不能说话,生活无法自理。爸爸妈妈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夫妻俩来到珠海打工,靠一番努力,生活稍有好转。父亲把儿子带到打工的地方,本以为可以好好照顾孩子,可更加不幸的命运也降临了。突然有一天,儿子开始无缘无故打自己,拿脸磕膝盖,使劲拍自己的头,严重的时候要持续半个钟头都不停。家里一有钱就给他看病,可总也查不出来问题。为了防止孩子自残,父亲甚至得把小孩子的手绑起来。真可怜。后来一家医院答应帮助他们,排除了精神问题、遗传问题。两集节目就快播到最后了,我期待着最后五分钟节目带来好消息。可是,却是残酷的现实。病因查到了,叫做PKU症,全称是苯丙酮尿症,“是一种苯丙氨酸分解代谢途径有关的遗传病。病人因为缺失苯丙氨酸单加氧酶,苯丙氨酸的分解代谢受阻,尿中排出来本不应有的苯丙酮酸。更为严重的是,苯丙氨酸在血液里的积累,影响患病婴儿的脑发育,表现为智力呆滞,甚至死亡。”当孩子吃下第一口粮食的时候,他的厄运就开始了!要想PKU患儿健康发育,必须给他们吃不含苯丙氨酸的特制食物,这样才能幸免于难。

可电视里面这个孩子14岁了,没法救了,不知道哪天就要离开人世……。真正痛苦的是父母。心酸的悲剧。

我感触很深,听了主持人的讲解,也把他的忠告转告朋友们,如果今后做了父母,孩子出生后,千万别嫌麻烦,参加新生儿筛查就能让你放心。切记!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

标题很怪,好好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读的多顺口,硬生生给破坏了。就是这可恶的“以及”。其实也不关“以及”的事,要怪就怪英文“and”,因为认真的翻译总怕漏了字,逐字对着译过来,于是就有了讨人嫌的蹩脚句子。

这两天翻译新闻,都不那么轻松,要么题材不熟,要么自个脑子笨,想不出像中国话的译文。折腾的眼睛痛,看不得屏幕了。幸好在当当上淘了几本书,刚收到。索性关机,躺在床上,背后垫着被子,舒舒服服的看书去了。

里面有本专业书,《余光中谈翻译》。现在我也可以自诩是搞翻译的了,所以这是我的专业书。我和很多人一样,只读过余光中《乡愁》,因为是课本里头的,也因为里面提到邮票,印象深。我看过思果先生几本论翻译的书,思果多次提到余光中和他观点相同,他们中文功底都不错。有蔡先生引见,我也来受受余教授的教诲。果真有收获。开头那句话就是书里头的例子。白纸黑字单独列出来,才觉得这个“以及”夹在当中有多别扭,于是恍然大悟,这两天翻译新闻的时候就尽量注意,一留心,果然很多“和”、“与”、“以及”都可以省掉。哈哈。

和思果的主张一样,余光中也反对“的的不休”。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比如《红楼梦》,一大段文字没有几个“的”;两位还专门制作了反面教材,试着改写《红楼梦》某片断,结果发现,“的的”用多了,真是不如原文流畅自然。白话文里头“的”很多,当然也不可少,不过确实该少用。尤其翻译的时候,得时时敲敲自己,这个“的”能不能省?那个“的”能不能删?因为英文文法和汉语不同。这句话也是今年才慢慢认识到的。自我摸索的过程的确不易。书里头,翻译家给普通译者指出一些问题,实际中很该警戒。我发现里面有些问题我自己也琢磨过,比如英文喜欢写one of the best...,意思是“最优秀的……之一”,这个“之一”有时候读起来不顺当,有的场合,译文可以变通一下,不必总是……之一;再比如,英文行文比较讲究逻辑,中文的前后关系则多隐含不露。看起来英文比较缜密。几个小发现也让我稍稍得意。想到这一点,我也觉得自己用了功。不是完全没进步。

看了两位的书,“的的不休”、“被”、“进行”、“做出”也成了我的眼中钉。以前这样值得痛恨的译文不知我做了多少篇。今后要改正了。现在养成了个习惯,看电视喜欢注意字幕,发现新闻、科技节目说的话,“被”字可真不少;现在我明白了,这个字中文里面完全可以不要。还有“进行”二字也最罗嗦,还喜欢拖家带口,没完没了。所以啊,没事别去用“的”、“被”、“进行”。文字简练清楚才好。如果读到这篇帖子,也认同这一点的话,敬请防着这几个字。

上回看董桥写的文章,也是讲反对译文欧化的,他描述的好,说做翻译的人,每逢要凑合着写晦涩难懂的译文,应该想想思果先生的话,警醒一下,因为思果先生要是看到这种欧化译文,肯定会连称可怕,鼻子朝天,不屑的撂一句,这是中国话吗?我觉得董桥说的很形象。

另外,余教授分析了推行白话文以来作家的文字,发现早期的作家,很多名气还不小,他们的白话文真不够好。过去读初中,老师让背诵朱自清的《河塘月色》,意境是很美。不过文字呢?经余光中一分析,果然也不算经典。现在想想,这样的文章还是不背的好。“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他们焦急的叫声。”这是何其芳写的,真拗口。没看过他的作品,这是书里面节选的。可能那时候还没个标准,只是图时髦。再一个,我私下估计,是不是他古文基础不好。但凡古文基础好的,那个时候即使极力鼓吹写欧化的中文,他们写的文章也不会差,底子厚啊。当然,欧化风潮之中更风流的也有,余教授推崇钱钟书先生的中文,张爱玲的中文,称为“西而化之”的典型。以后有机会准备多看看他们的文章。

我们翻译的目标是,写纯正的中文。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商务印书馆

周六去国际展览中心看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没看到太多感兴趣的书,不过,见识了很多国内外有名的出版社,其中就有我敬佩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社的宣传单上赫 然印着: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是商务印书馆一贯的口号。这响彻了一个世纪的声音,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抬头则是商务印书馆的徽标,名称下面有一行字:创 办于1897年。109年!绝对是中国文化出版行业的大哥了。宣传海报的背面,花花绿绿的列出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各类辞书,我就是买了《现代汉语词典》, 才第一次知道商务印书馆的名字。

展览会入场口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买一本权威的词典,推荐的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的《现代汉语词典》。事实上,小 学一年级就用了《新华字典》,成了商务印书馆的读者,只是那时候没注意而已。那个时候,买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的原则是,买字小的,比较权威的。字小, 内容自然就多,粗制滥造的可能性就小一些;找权威的,我当时比较信任商务和外研社。先后买了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字典》、《牛津高级英汉双 解字典》(就是OALD第三版,最新版叫做《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张道真英语语法》和外研社的《朗文英语语法》等大部头的书。这些书现在还会经常用到,是很好的学习资料。说不定还能传给下一代使用。呵呵。我用到第一本《新华字典》就是黑塑料皮的老版本。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穿梭于武汉各大书店,书城,有个印象就是,很多书店都有商务印书馆专柜,摆着一排排的学术书籍。我本来就觉得商务的字典编的很好,这样一来,对商务更加敬重了。在我看来,商务印书馆对中国文化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

偶然读了一本书,让我真正了解商务印书馆的历史。那是在上海延安东路一家特价新华书店淘的,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的《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走向未来丛书, 汪家熔著)。张元济先生是商务印书馆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他早年参与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事业和出版文化事业。他与他人共同创办了南洋公学,这所学校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后来,他来到商务印书馆。

上海交大,南洋公学遗迹

上海商务印书馆旧址(福州路),现为中国科技图书公司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福州路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三楼设立的办事处

他在任期间,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主要从事印刷业务的小规模工厂,逐步发展为响当当的大书局。商务编撰了中国较早的教科书,并在报纸上打广告,开创了业界先河;商务推出了系列译作,介绍外国技术,外国文化。比如历史书上提到的翻译家林纾,他的作品主要是由商务出版的;张元济祖上是藏书世家,凭着古籍方面的丰富知识经验,张元济在全国广泛收集古籍善本,整理出版。商务积累的古籍数量不断增加,整理研究过程中也集纳了大量珍贵的参考资料,存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随着藏书规模不断扩大,张元济倡议组建了“东方图书馆”,只可惜抗日战争中遭日军飞机轰炸,大量资料被毁。印象中,有不少著名作家准备发表的手稿也付之一炬。非常可惜。现在北京王府井商务印书馆的读者书店取名“涵芬楼”,就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藏书楼;商务印书馆发展初期,率先引入日本商人资金,重视技术力量,购置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印刷设备,引入新的印刷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时间,商务的学术书籍、教科书成为人们的首选。几年后,商务又逐步将日本人持有的股份收回,完全由中国人控股经营。动画片《大闹天宫》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采用中国水墨画表现人物,曾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这部动画片的导演万籁鸣,就是从商务印书馆开始起步的。商务印书馆专门拍摄的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就是万氏兄弟制作的。此外,商务还出版了不少颇具影响力的杂志,如《东方杂志》,《英文杂志》。现在商务的知名品牌《英语世界》杂志可以说是《英文杂志》的延续。

北京王府井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书店内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摆了满满几柜子

书店一瞥(底层)

不管是学术造诣,人才亲和力,管理能力或是经营才干,张元济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商务印书馆在他的领导下,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力,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慢慢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出版社。

20年代,事业日渐繁盛的时候,张元济激流勇退,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不过他依然没有停下工作,继续为商务印书馆的事业奔波。他之后上任的王云五也很有能力,曾经发明了四角号码,解放后去了台湾,所以我们了解的不多。

有几个人,最初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后来离开商务,另起炉灶,创办了中华书局。据说两家出版社过去竞争非常激烈。解放后,经过多次重组,各有各的业务领域,往日的硝烟再也看不到了。

中华书局读者服务部,位于王府井大街商务印书馆楼下,与涵芬楼一墙之隔

从出版的书籍来看,商务印书馆目前主要涉足历史、哲学、语言文字、辞书几个领域。与鼎盛时期相比,业务范围缩小了不少。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商务印书馆最早从事教科书的编辑出版,现如今,教材销售在中国图书市场占绝大部分比例,但商务却全身而退。商务印书馆成了国家级的出版社,得到国家的资助,但是,商务印书馆在市场上如鱼得水,叱咤一时的景象似乎越来越远。当年,张元济能够保证学术和盈利两不误,在目前提倡市场经济的时代,商务却显得有些死板。这样一块百年历史的老牌子,原本可以叫得更响,或许能与世界上一流的出版社一比高低。如此想来,不免有些可惜。当然,商务现在取得的成就,足以令其它出版社望尘莫及了。我的意思是,盼望商务印书馆今后能更快的发展,因为商务印书馆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华文出版公司。

让我们了解一下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态度:

我们是文化建设者,而不仅仅是商人
我们提倡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和误导
我们提倡社会责任,而不是攫取社会财富
我们提倡首创精神,而不是盗取他人成果
我们培育名牌,而不是捕捉猎物
我们提倡做有良知的出版人

这样的态度,让苛刻的读者得到了安慰。商务印书馆,够我景仰的了。


ps: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简直是中国近代文化历史的缩影。


2006年8月27日星期日

思果先生给我的鼓励

思果先生是著名的翻译教育家,他的《翻译研究》、《翻译新究》、《译道探微》三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书中讨论的,都是翻译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佩服他,要按思果先生说的,认真翻译,反复推敲,要写纯正的中文。

真正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我不是科班出身,能行吗?

给我信心的,还是思果先生。曾经偶然在香港岭南大学主页上看到中国当代口述历史的专题,里面就有思果先生的专辑,他在短片中说到,文从胡话起,诗从狗屁来。只要肯经常练习,经常思考,总能提高。不要多怀疑自己的天分,坚持才是最重要的。我突然想到耐克的广告,与思果先生的教导似乎不谋而合:Just do it!不要多徘徊,一直走下去。

思果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多年后,我无意中看到的时候,得到了莫大的鼓舞。即使无名小卒,认真走自己的路,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下面就是原文:

一句話給我的鼓勵 思果

……我小學畢業後進中學不到一年就停學了。英文的根柢差得可憐。十六歲進了銀行當練習生,雖在內地,卻有少數說英語的外國顧客。我那時管存款,看見洋人來了,立刻就要找別的懂英文的同事來救急。他們都進過教會學校,讀過高中,當然個個會說英語。我心裡又恨自己、又羨慕人家。……

我問過一位同事可不可以自修英文,他說:「不行,你一點底子也沒有。我可以把英文讀好,因為我有底子,只要用功就行了。」我信了他的話。……銀行裡請過先生教英文,我並沒有用心去學,以為自己反正學不好。

後來有位郭兄,四川人,在上海讀了大學,我和他談起我學英文的事,告訴他我沒有希望的事情。他說,那有學不會的道理!他自己在四川讀完中學,到上海考大學,校長對他說:「你別的科目都不錯,英文程度還不及我們的中學生。」錄取後,他用心讀英文,字典不離手,等到大學畢業,他的英文考第二名,他對我說:「你讀書只問耕耘,不要問收穫。」我信了他的話,從那時起到現在差不多沒有停止學習過,已經四十多年了。

大約三十年前,我在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國外部主編辦事細則,以美國歐文信託銀行的手冊為藍本,已經要做很多翻譯工作了。這大約是最早的文字工作。……那時葉秋原先生替天主教翻書,叫我譯了點東西,大概不能用就作罷了。可見那時我的翻譯很差。

我在上面提到自修的條件還有幾個:第一是持久,要釘著下去,一天也不能鬆懈。第二是興趣,沒有興趣絕不能持久,不過興趣是培養出來的。起初學一樣東西只有痛苦。(我請教過一位英文好的同事,當時他看書連正眼也沒有看我一眼,受這類的屈辱不計其數。)第三是精力過人,一個人做了一天苦工,晚上再工作幾小時並不容易。要是易於疲勞就只有算數。我自修多年,是分秒必爭。乘渡船、搭公共汽車、排隊買郵票等等總看書。這種生活是很辛苦的,近年來才研究一點京劇消遣;但除了用心之外,練習的時候極少,所以唱起來總很生。……

多年前我在香港應友人之邀,譯起書來,誰知竟譯了多本。後來又跟已故的徐誠斌主教工作,以翻譯為業了。這完全是偶然。……

我的翻譯這方面等於是個認真打了多年仗的老兵,各種戰況經驗過。現在除了研究、教授翻譯,還在動筆翻譯。將來退休,希望繼續翻譯一些名著,直到我不能動筆為止。我把翻譯和創作合併成一件事,定下了很高很難的標準,自己不能縮手袖間。看起來,翻譯和我是不可分的了。回顧當年從念英文「我是一個男孩,你是一個女孩」自修起,四十多年過去了。無限的辛酸、失望、挫折、痛苦,也有無限報酬、安慰。這都是一位朋友的一句話鼓勵的。我希望這篇文章裡說的我的經歷對無數讀者就等於那一句話。

2006年8月26日星期六

郝诒纯先生

西南联合大学是伟大的。
抗战时,条件那样艰苦,而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家多不胜数。郝诒纯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她抱定志向,投身地质专业。搞地质的经常要野外考察,艰苦的环境可想而知,而郝诒纯先生认准了这条路,努力走下去。她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最终,她成就了一番骄人的事业,成为人们仰慕的学界大家。
我是从《照片里的西南联大故事》这本书中知道郝诒纯先生的,Google上搜索了一下,对她的生平有了更深的了解。真佩服她!

这本书有点像连环画,有很多珍贵的图片,很值得一看。人们总在思考,西南联大为何成就如此巨大?我看,首先,西南联大是当时中国三所顶尖大学合建,聚集各科精英,几千名大学生的确是青年中的佼佼者,这样一个人群中走出的毕业生,取得巨大的成就也顺理成章;再者,当时的教授多具有较高的学养,他们很多留学归来,接受了外国的先进思想。回国后,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能施展拳脚。诸位先生治学严谨,满腔热情,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授参与教学,与普通学生接触,向他们传授知识的时候,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思想上也深深影响了学生。学生得到了知识,掌握了治学方法,接过了老师的治学态度,这些太重要了;还有一点,是我看完书想到的。师生们基本上徒步迁移,走到彩云之南的昆明,一路上有炮火,有生活上的困难,学生们真的走出校园,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了解了国家时势,也走遍了美丽的山川,也许那时,他们的热诚和使命感逐渐强烈,有了自我的精神动力,非常难得。时势造英雄,没错。但那时的人比我们更踏实,更坚定。

看看郝诒纯先生当时日记里是怎么写的,我摘录两段:

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日

联大门口有两条路:一条是公路;一条本来不是路,因为走的人多了,慢慢成了路。现在走那条近路的人更多了,我却不喜欢走大家都走的路。我只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在南昌、在永泰、在黄昏、在月夜,我都有我爱走的路。如果能把我路上的脚印,河畔的影子,都描绘下来,那对于我是多美丽的回忆呵!
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一九四〇年八月八日

冯友兰先生在昆中北院讲《生活的意义》。
意义的第一个意义不是目的。有人以为生活的意义是指生活的目的。如果凡事都有一个目的,本身只是手段的话,那么世界上的事都成了手段。我们应该说:有些事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哪些事呢?凡是自然的事,如猪生草长,都是无目的的;人为的事如吃药才是手段。所以如果以为意义就是目的的话,生活是没有什么目的的。

意义的第二个意义是了解:了解愈多,意义愈大。如一只狗听演讲,一点也不了解,所以也就毫无意义;一个无知的人听演讲比狗了解多一点,意义也就大一点;一个大学生听演讲了解得更多,意义也就更大了。
……


认准了方向,就要坚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