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谁也不是一步登天

这两天看了杨绛先生的两种不同作品集。其中有一篇谈翻译的文章是作者2002年写的,我头一回读,让我了解了杨绛先生从事翻译工作的来龙去脉。

杨 绛最初是学政治学的,但她对本业却并不感兴趣,后来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最喜欢她的散文,文章畅达,文笔自然,读来亲切,比如《忆傅雷》和《记杨必》这两 篇。也爱看她写的小说,比如《洗澡》这本。她四十年代的时候曾写过两本话剧,这次也拜读一二。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翻译这部分。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 德》和《小癞子》都是名译,她的翻译心得一定不少。之前看过杨绛先生写的《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收入《杂忆与杂写》那本集子。这回又惊喜地发现杨先 生02年又写了一篇《记我的翻译》,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杨绛作品精选》散文第二卷。杨绛先生在《忆傅雷》一文中提到,她解放前翻译的一篇小短 文得到傅雷称赞,当时以为傅雷只是照例敷衍,杨绛也照例谦逊一句。而傅雷却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杨绛说自己“当时颇像顽童听 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她认为傅雷虚怀若谷,因为“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真是为老辈人的治学处事态度感 动。这是篇什么样的译文呢?《记我的翻译》里头给了说明。40年代的时候,储安平向杨绛约稿。当时,杨先生正在读Oliver Goldsmith的散文《世界公民》,于是就选了一段翻译,名为《随铁大少回家》,发表于《观察》。恰巧前几天在国学数典论坛上看到有网友发了《观察》 的电子书,于是,我查阅了《储安平与<观察>》,在第二卷找到了这篇文章,从我读的一部分来看,感觉翻译的确实不错。

50年代,杨绛动手翻译法文小说《吉尔·布拉斯》,译完后请钱锺书校订。钱锺书成了“校仇”,用力在稿纸上画红杠杠,说“我不懂”。
——“书上这样说的”。
——“我不懂”。
这就是说,原文没有译过来。于是,我知道了,好译文都是通顺的,读不懂,就是没译好。

杨绛先生笔耕不辍,等到她译完《堂吉诃德》之后,翻译功力已经十分了得了。

傅 雷先生是公认的大翻译家,法文翻译的成就很高。他的译文标准高,一辈子严格要求自己,译文才成了传世杰作。傅雷先生20岁出头就开始翻译法文作品,令我辈 叹服。但他早期翻译的作品也不尽是精品,经过傅雷先生一次次反复修改,反复琢磨,多次重译才真正日臻出色。我第一次读《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时候,同时给 罗曼·罗兰的小说和傅雷先生的译笔迷住了。我在想,傅先生早期翻译的作品是怎么样的?越是他这样的高手,我越想了解他最开始起步的路。因为我也想追随他 们,一步步走下去。

后来买了《傅译传记五种》,看了杨绛先生的序文,对内容非常期待。可是读了《弥盖朗琪罗传》觉得很难读下去,和《约翰·克里斯 多夫》的译笔不是一个水准。看了《傅雷和他的世界》列的傅雷主要译著年表,才恍然大悟,这部传记傅雷先生后来没有重译过,仍是30年代翻译的初稿。所以看 起来有些费力。而其它的译作,傅雷先生都多次修订,有的曾推倒重译。这些译作,就是傅雷先生在翻译路上的一串串足迹。

谁都不是一步就能登天的,循着前人成长的足迹,我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十月二十四日夜

2007年8月16日星期四

书的奇妙旅行

翻译家高克毅(乔志高)有三本著名的译作:《大亨小传》、《天使,望故乡》、《长夜漫漫路迢迢》,得到很多人的好评。抱着学习和收藏的态度——从前集邮的兴致都转移到买书上面了,我很想得到这些书。只可惜,最著名的《大亨小传》并没有在大陆出版,手头只有一本网友扫描的竖排繁体字本,看着比较费劲。前几天在孔网搜到《天使,望故乡》这本书,没想到87年的时候三联书店就在国内重新出版过这本书。当时出版了上下册,在孔网上只找到下册(有全套的,但定价不低,所以不考虑)。后来,在淘宝上找到上册,问了两位店主,书都是八成新的馆藏本。真是太巧了!于是赶紧付钱买下。上册是9号从北京寄出的,下册是隔日从西安寄出的,到上海的落地戳盖得都是8月14日。信箱里头,一张领取通知单上列了两本书,而且是上下册!真是奇妙,不知道书自己是否会有久别重逢的感觉呢?我替他们设想这样的情境,为他们高兴。

当然,书还是买来看的。读者如果能从书中体验到不同的经历,或是像照镜子那样,照出自己的生活,书钱就值了。

出版家张静庐说,他小时候喜欢逛上海福州路的书店,看书但买不起书,同事给他取了“棋盘街巡阅使”的外号。我慢慢养成了购书癖,看来也可以混个“孔(孔夫子旧书网)当(当当网)巡阅使”的名号了。

2007年8月10日星期五

翻译家的人生

几个月曾建立了一个讨论组,以介绍中国的翻译家为主题。这样一个构想拖了很久,直到昨天,那个论坛还是空空如也。今天抽空发了第一篇帖子。也在这里留一份。

这个论坛早就创建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空无一人。开辟这块园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翻译家的人生,了解翻译工作的酸甜苦辣;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好加入译者的队伍,以我们自己的力量,为语言文字的沟通尽一份心意。

翻译家不比作家那么有名,作家似乎都是原创,而翻译家却是为他人代言。但翻译家就是愿意做伯乐,把他有感触的人生体验介绍给更多的人,可谓“己之所好,欲施与众”。其实,一位负责人的翻译家和有责任心的作家一样,他们展现给读者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都是艰苦的创作。要做到合体、达意、传神,翻译家必然要和原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他进入了作者的内心,抓住了原作的精髓,再把他的理解用地道、纯正的中文表达出来,这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好像一副脱去原作语言之框架,重新装裱的画。而经过翻译家的悉心迻译,原作描述的意境,表达的观点,产生的影响,都毫不损失。翻译家凭借自己的工作,为原作者找到了更多读者,作者、译者、读者都成了知音。

傅雷、杨必、思果、杨宪益、高克毅、夏济安、王佐良、姚克、宋淇、许渊冲、余光中、张培基……,我了解、佩服的这些翻译家,工作时都是一丝不苟,极有责任心的。天分与勤奋是他们成功的基石。天分不可求,但勤奋与否就完全可以自己把握。思果先生在《名师评译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1月出版)中劝诫我们,“有了杨公(注:杨宪益先生)的翻译而不去研究,真说不过去。以前的人可以译的差;以后的人再也不能乱译了。乱译是罪过。人家已经示了范,你们还不去研究,说得过去吗?”

这篇文章是论坛的第一篇帖子,希望能抛砖引玉。

2007年6月18日星期一

“我负丹青”

央视10套科教频道办的《大家》(Great Masters)节目,每周日晚上10:10分首播,我很喜欢看。有一期介绍的是画家吴冠中。节目中多次提到吴冠中的一本自传《我负丹青》,以这本书为主线讲述了画家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和生活体验。

吴冠中非常崇敬鲁迅,当初曾在文学和美术两条路的岔口徘徊。他几十年来一直苦苦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不受他人认同也毫不改变。吴先生说“我负丹青”,感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尽,他做的很不够;他又说“丹青负我”,因为他在思考,如果当初踏上文学之路,他是否会有更大成就,更深刻地影响社会呢?

吴冠中相信梵高的话:人生的苦难永远不会终结。也许有苦难,人的一生才会各有不同吧。

他的那本自传很难买到,索性在当当买了《文心独白》,里面都是吴先生画画之余写的散文,每篇文章还配了吴先生的画作,所以这本书看起来、读起来都蛮有意思。比如今天看了一篇写西藏的(《西藏杂忆》),提到当年他们去写生时在西藏经历的严寒。说是同行的一位女同事受不住寒冷,冻的直掉眼泪,“眼泪滚到地上立刻冻成了冰,她那冰冻的泪珠大概迄今尚未融化……”。真是神奇。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高手的境界(二)

最近在读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Vanity Fair,主要目的是想学习翻译。跟杨必老师学。当初无意中买到杨必译的《名利场》,读起来极为顺畅,句句都是极地道的中文,所以印象很深。后来知道杨必是杨绛的妹妹,复旦大学的英文教授,了不起的翻译家。

我的英文水平有限,尤其是读这种19世纪的作品,有不少地方都只好“不求甚解”,杨必先生的译作倒成了我的参考书。跟她学,英文、中文都有长进。

据说翻译的风格有两种,直译和意译。直译的特点是,语言格式“忠实”原文,这一派以逻辑、涵义为传达内容的重中之重。译文到了读者手里,是否读的下去,就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了。据说法律文书为了完整转述原文,多用直译,有时候还怕不保险,在译文下面加上一句:如果译文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以原文为准。(但我也曾在一本介绍知识产权的书里面同时读到通畅明白的法律译文和诘屈聱牙的译文,那两篇对照起来,感觉完全不同);另一派是意译。主张传神,用纯正的中国话讲外国的事。读者比较喜欢这类,尤其是意译的小说,因为读起来不费劲,合乎中文的习惯。不过,有的时候,这一派的译者不容易收住脚,难免添油加醋,甚至改头换面,让原作者和知情的读者好不气愤:怎么可以乱改乱涂?看来,“戴着枷锁跳舞”真不容易。舞要跳得优雅,要仿着创作人的动作、神态,表达他的意愿,枷锁是铁定了要戴的,可是这枷锁又影响观瞻,最好是隐形的,只有这样,这场舞才漂亮、传神,观众才乐意看。

杨必语言功底深厚,翻译的《名利场》真是传神达意、恰到好处,读来轻松惬意。看看我摘的一段中英对照:

原文:

Miss Wirt and these two affectionate young women so earnestly and frequently impressed upon George Osborne's mind the enormity of the sacrifice he was making, and his romantic generosity in throwing himself away upon Amelia, that I'm not sure but that he really thought he was one of the most deserving characters in the British army, and gave himself up to be loved with a good deal of easy resignation.

杨必的译文:

乌德小姐和两位热心肠的女孩儿常常很恳切地点醒乔治,说他委屈自己错配了爱米丽亚,真是绝大的牺牲,过度的慷慨。乔治把这些话听熟了,大概到后来真心以为自己是英国军队里面数一数二的大好佬,便死心塌地等人家爱他,反正这也并不是难事。

我最开始看这一段原文,虽然里面的字都认得,但最后一句就不大明白,如果让我翻译,恐怕译文就是乱糟糟的了。原文有个so...that...句型,初中时候就知道是如此……,以至于……的意思。可是杨必的译文中却不露痕迹,她把这层关系“化”到句子里面了。gave himself up to be loved with a good deal of easy resignation这句,“gave up”(放弃)变为“死心塌地”,“to be loved”(被爱)变为“等人家爱他”,最后的连带结构“with a good deal of easy resignation”也一刀砍下,译为“反正这也并不是难事”。这么一对照,得到杨必老师的提点,我才恍然大悟,意思全明白了。然后就是无比佩服她。一整段英文译成中文,语气依旧,意思完全没有添补,只是换上了地道的中文衣裳,真是又传神、又漂亮。单看这一段译文,把外国名字换成张三李四,不就是一段很好的中文文章么。杨必先生英文底子厚,对英文的悟性高,而中文在她手中更是不在话下,功力如此深厚才有这样的好文章。

不指望一下子练成这种境界,咱学一点儿是一点儿。

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病毒误诊”遭遇记

真不幸,昨天一早在MSN上接受别人传来的pdf文件,突然跳出诺顿的提示,说netapi32.dll和lsasrv.dll两个文件感染backdoor病毒,而且隔离失败!这两个文件位于C盘Windows\system32系统文件夹下面,所以不敢怠慢,可是自己手动删除文件也无济于事。

于是重启,"Access IBM",进入IBM Rescue and Recovery,希望在那里头删得掉。花了些时间熟悉操作步骤,这两个文件被顺利删除。但xp至此无法启动了。想想倒也正常,也许这两个文件是系统必需的,所以从正常机器上拷来这两个文件,但还是不行:使用“最后一次正常的启动”选项也不成功。没办法,为了保持机器干净无毒、正常可用,只好简单备份一下个人资料,重新安装。

从10点多开始装,系统装好后又安装若干应用程序。等我全部装好,再用最新的病毒库全面扫描一遍磁盘之后,已是晚上9点了,真够久的,看来ghost一下实有必要,只是我一直都舍不得让出这点硬盘空间。然后还要不断安装xp的补丁。诺顿仍然给出病毒提示,不过这次都能顺利隔离并自动删除着两个文件。最可恨,一个据说影响windows安全的补丁死活装不上。

直到查了google才知道,这诺顿居然“误报”了。恰好18号的病毒库也出来了,更新之后,目前没有出现病毒提示,那个xp补丁也正常安装了。

唉,把我折腾得不轻!因为有几个重要文件忘了备份,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之前的工作又得返工。幸好还能补救。所以重要的文件一定要及时备份,自己积累的资料也要及时整理。

连最值得信赖的赛门铁克也会出现这样的事,万事皆有可能啊。应验了一条墨菲定律[1](Murphy's Law),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准会出错”。貌似平常的一句话,却是侥幸心理的良药。只是不知“患者”肯不肯吃这发苦的药丸。Prepare for the worst, and endeavor for the best.

[1] 我第一次知道墨菲定律,是从商务印书馆出的一本《你会管理时间吗?》。一直以为墨菲定律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前一阵子看高克毅的《最新通俗美语词典》知道,墨菲定律有很多,不止一条,其中大部分是不成文的箴言,只要言之有理的都算。这一句是最有名的。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

印度发展的很快

何来感叹?因为今天翻译一篇新闻,一家外国公司准备在亚洲开设“生命科学卓越中心”,经过权衡,最后选择了印度。“因为印度在生物制药研究、开发、药品生产等生命科学诸多领域有很高的声誉。此外,印度的多样化市场机遇以及该国储备的大量合格科学家、工程师,为推动创新、促进增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中国发展迅速,别的国家也在积极行动。就我翻译美国商业资讯的新闻了解的情况来看,印度在软件(Cranes Software)、业务流程外包(Infosys、 Convergys)、生物研究(Pall India)等方面已经处于领先。

如果认真总结一下以往翻译的新闻,大概会有很多感想,有新的发现。

这三天做的BusinessWire新闻:
(BW)(NY-PALL-CORPORATION)(PLL)颇尔公司在印度开设新的卓越中心,为发展迅速的生命科学市场服务
(BW)(CA-VISA-COMMERCIAL)新的全球调查显示,不同地区,企业卡和采购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BW)(1ST-PMF-BANCORP) 1st PMF Bancorp针对广交会联合国采购计划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
(BW)(FL-IBA)韩国首家质子治疗中心向癌症患者开放
(BW)(CA-CALLAWAY-GOLF-COMPANY)(ELY) Mickelson在球员锦标赛获胜


高尔夫那条(Mickelson起头的)最没把握,他讲的几句话我有些是糊涂的。

另外补记一下今天翻译颇尔公司新闻获得的新知。原文是“the lamp lighting ceremony to inaugurate the opening”,一上来就糊涂了,好好的开业典礼干嘛点灯庆祝呢?我们中国都习惯剪彩,揭幕的形式,莫非他们晚上庆祝,为了搞噱头,点上彩灯?后来找到一张新闻照片,才知道原来是嘉宾以“点燃烛台”的形式宣布机构成立。看那烛台的样式很古老,不知道这是不是印度人举行开业庆典的传统道具?

三百六十五分之一

一日一日,一年一年,有时快得让你叹息。

一早看到新闻,说陈晓旭去世了,实在可惜。人已去,我们的怀念,她已感受不到了。新浪上有几张“红楼梦中人”黛玉候选人的照片,发现都没有陈晓旭扮演黛玉的那份神采,一种淡淡的,青春的忧郁。她敢于表现,懂得抓住机会,做演员,做商人都非常成功;最后也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一生能像陈晓旭那样走过,也不枉然。活着的人,唏嘘感叹之余,该加紧步子,做自己该做而没做的事。

古人“一日三省吾身”,以求进步。这个办法要奏效,得满足几个前提:首先得有上进心,愿意拼搏;然后得有羞耻心,不然,即使多年原地不动或退步,自己也能容忍;另外还得有耐心,也就是所谓的毅力。人们说,时间能改变一切——这是自然的力量;而毅力正是一个人抵御这种强大力量的宝贵品质。坚持,坚持,功不唐捐!

基本条件具备之后,如果能来点催化剂,就是锦上添花了。我想最好的催化剂就是自信。有了信心,人就能活跃起来,精神好了,也更有劲儿了(比吃钙片强)。

人改变世界的力量多么强大!而有的时候,人的力量又多么渺小!谁都逃不过死亡的坎。从大的方面来讲,我认为人应该怀着有限的自信面对世界,心中不能全无敬畏。从个人来讲,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如果认清了自己,他的自信倒不必受什么限制。我却把敬畏心放大得过了头。人应该坚信自己的东西。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有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你们太谦卑了。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神经衰弱性的怀疑。宽容是可以的,而且是应当的。但决不能怀疑你所信为善与真的东西。凡是你相信的,你都应当保护。不问我们的力量怎么样,切不可退让。在这个世界上,最渺小的人和最强大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而且,他也有他的威势。别以为单枪匹马的反抗是白费的!敢于肯定自己的信念就是一种力量。

2007年5月12日星期六

知识增加信心,态度改变人生

布克尔·华盛顿的自传《力争上游》记述了华盛顿如何白手起家,坚持自己的信念,从最卑微的地位、最艰苦的环境一路走来,最终成就了教育的梦想。

他出身奴隶家庭,尽管生活困苦不堪,仍有母亲和哥哥不断鼓励、支持,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华盛顿改善生活、把握命运。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艰辛生活。他们是黑奴,日子过得很苦,然而华盛顿记忆中,做黑奴的日子,并非充斥着仇恨、冲突、对立。他的叙述温和得多。他甚至拿黑人奴隶和农场主和睦相处、感情深厚的事例,想要人们相信:奴隶制废除后,黑人和白人不必对立,应该融洽相处。没有谁愿意做奴隶,作者也渴望自由。作者所说的话让我感到真诚,感到真实。

正如书名一样,作者怀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求学的路上,他身无分文,饥寒交迫,但却坚持走到遥远的异乡读书,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他的种族同胞的命运和生活。他锲而不舍,认定了只要努力做事、做到别人无可挑剔,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信念。他是个务实的人,相信自己的力量;行动的时候心无旁骛,只知道抱定目标,尽全力做事。所以,尽管他所处的时代十分混乱(他书中某段提到了3K党)、种族歧视盛行,但从他的描述中,看到的都是积极的一面,困难成了他的动力。

他渴望受教育的机会,为此不惜代价。刚获自由之时,他抓住一切机会识字、读书。当听说外省开办了职业学院,招收黑人子弟,他不顾一切奔去。一个人的喜好从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出,比如,一个有爱心的人,有心资助别人上学,但手头并不宽裕,而他并不会等到变为富翁才出手相助,他会想尽办法行动。(我的爱心不够,反省一下。)

华盛顿深知知识的重要,他清除地看到,教育能改变他的种族同胞的命运。所以,他毕业后,也毅然走上教育事业的道路。由于他个人的努力,很快得到他人的赏识、重用。当外省一个黑人聚居区要设立一个师范学校时,华盛顿得到了实现抱负的机会。他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很多时候是光杆司令,但他坚持不懈;一开始,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在租来的一间破房子上课;慢慢地,他以自己的信誉和真诚筹得资金,学校盖了自己的校舍。十几年过去了,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创业艰难,经常有停办的危机,然而到了最紧急的时刻,往往能够化解。他的毅力可见一斑。这大概是他取得成功的第一原因。

身为校长,他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在华盛顿眼里,上学读书的主要意义不是为了脱离体力劳动,去做官当绅士;他觉得教育即生活,学生获得的知识应该能解决他们的生计,能教会他们一技之长,凭自己的劳动过自由的生活(这种看法和陶行知的观点是一致的)。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黑人刚获自由,生活的秩序尚未建立,黑人民众的知识水平还普遍低下;华盛顿的这些主张充分考虑了实际的情况,他认为教育不可好高骛远,不顾现实;应该脚踏实地,真正让同胞受益。教会学生生存的本领,比什么都强。因此,华盛顿认定,他那所学校要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情,教会学生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体会生活。培养总统、科学家的重任,不在学校的考虑范围。华盛顿带领学生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让学生参与校舍的建筑(学校甚至自制砖块,后来成了一个很赚钱的校办产业;华盛顿的一个儿子就是制砖专业毕业);自己建餐厅,自己盖宿舍……。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专门技术人才。假设他最初要建立一所普通的大学,恐怕就没有这么成功了。能结合实际,面对现实是华盛顿取得成功的第二大因素。

这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陷入财务困境,然后又总能募得捐款,险境逢生。华盛顿校长也自始至终为此奔波。为了筹款,他要跑很多地方,见很多人;不管多困难,他总是尽自己的职责,以真诚向别人讲述他的事业。有一次,他跑了很远的路去见一个企业家,花了很多时间向那人宣讲,可是最终筹到的钱却少得可怜,然而,几年后,在学校面临财务困难的时候,这位企业家寄来的大笔捐款解了燃眉之急。企业家愿意捐大量的钱,是因为他看到华盛顿的工作带来的影响,发挥的作用。华盛顿用行动赢得了信任。他谈到,会赚钱的人自然也会花钱,所以富人捐款时希望他们的钱真正能起到作用。筹款的时候就是要让捐款人相信,他的钱会用到刀刃上。

筹款的过程,也是华盛顿宣扬自己的思想,让世人了解他的事业的过程。他经常面对公众演讲,练就了好口才。人们也逐渐了解了他从事的事业,理解了他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也更加支持他。在黑人和白人之间,华盛顿是个温和的中间派。但是他对自己确信的观点从不动摇,态度坚定。能在种族之间的激烈论战中做到这一点,确实难得。华盛顿总是怀着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他相信依靠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黑人种族的命运,让同胞的生活一步步好起来。这种积极的态度又是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

想干好一个事业实在不易,但有了信心,有了积极的态度,有了勤劳的手脚,路也许就不那么难走了。

2007年5月11日星期五

思果译的《力争上游》

自从看了思果的《翻译研究》、《翻译新究》等著作,一直大为钦佩。从他人的描述中(余光中,夏志清),我知道思果先生除了翻译用心且有成就外,还写得一手好散文。真想亲自读读思果译作和散文,可惜他的书在大陆很少见。最近得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了两本思果的书,于是在当当定购,顺利到手。这下有机会全面了解思果的译艺、文采了。这两本书分别是散文集《偷闲要紧》(辽宁教育出版社“书趣文丛”系列)和译作《力争上游》。

思果曾在他论翻译的书中引用自己译作的内容。他提到过《力争上游》这本书各章标题的翻译:这些标题均采用四字词语,显得格式整齐,文字简洁。不过我感觉思果先生最得意的译作应该是《西泰子来华记》(A Wise Man From the West)和《大卫·考波菲尔》,只可惜这两本书大陆没有出版,台湾的版本太贵,且不易购买。有机会要弄来读读。

《力争上游》是布克尔·华盛顿的自传,华盛顿是一位教育家,出身黑奴家庭,但自小上进要强,在奴隶制废除之后,努力争取受教育的机会,踏实做事,在艰苦的环境下,以坚韧的意志创立黑人师范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使他种族的人受益。

这本书读起来比较顺畅,但文字很平淡,平铺直叙。我没有对照原文,猜想原作就是这样的风格罢,译者为了保持原作的风貌,没有去润色。我发现,华盛顿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喜欢用对比的句子,几乎每段都有。译文中常能见到“比……的再也没有了”等比较结构。比如我记下的一句,“我好想觉得不管做什么事,很少有一个公开演讲的人在联合运用智力和体力,完全控制一大群听众的时候所感到的快乐”。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八八九九也能想像一下原作的英文长句。似乎中国人说话没有某些外国人那么酷爱使用比较句式,所以这种句子翻成中文一定够费劲的。经过思果先生迻译,展现给我的是能读、能念,符合逻辑的中文。这是可以学习的地方。而整本书翻译的亮点,都在后面几章的几封书信上。蔡先生会写旧式文书,这几段书信的翻译,足见他的功力和底子。这种文绉绉的书信现在很少见了(前几天看钱钟书的散文,发现他写信多用文言),会写的人也少了。其中文字很雅,尊称敬词到处都是;不过平时看的少,难得看几封也不觉得乏味。我还起兴摘抄了几篇,动动手记在笔记本上,学会了“某某先生大鉴”,“敬启者”,“台安”,“台端”,“尚祈俯允”等词语。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卓越”比“当当”强

最早尝鲜体验电子商务就是在卓越网,记得买了促销的大话西游VCD两盘,只要4块钱,而邮费就要5块。那大概是4,5年前的事情了。后来用过淘宝,易趣,xinhuabookshop.com,当当。最近在当当上买了不少书,上面书的品种多,价格也算公道;书到手,心里乐滋滋的,因为期待的心情得到满足了。但我还是碰到一次苦等的经历,那回我定的书分处两个库房,拖了好几天才送到。我在这种情形下性子急,于是,与当当客服通了两轮电子邮件询问(得到了及时的回复),且时不时到网上查询订单状态。从挑剔的眼光来看,当当的业务流程肯定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一点,在我今天使用卓越(joyo)之后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卓越下了订单,订单状态很明了,网页上直接告诉顾客,预计哪天发货,哪天到货,这一点让我感觉很贴心;订单处理的速度也很快。我猜想,卓越的后台系统较为成熟完善,实际上,卓越的界面看起来也比较专业;对比一下当当的客户订单管理界面,很明显,当当应该好好向卓越学习,改进一下系统,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客户忠诚度。就我的情况来看,如果当当、卓越上都有我要的书,价格相同的话,我会选择卓越。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大班 v.s.首席执行官

前一阵发疯,在当当上买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是高克毅和他弟弟一起编的《最新通俗美语辞典》。

宋淇,夏志清都对高克毅大加称赞,说他是美国通,且中文根基扎实。昨晚信手翻翻这本书,发现不少精言妙语。虽然编排的形式是辞典,不过每个条目都写的生动,例子充分,分开来,就是一篇篇有趣的小短文。高先生真larger than life(书中解释为“非常人也”)。思果先生说高克毅看美国名著The Great Gatsby(高克毅曾以乔志高的笔名翻译这本书,书名译为《大亨小传》,国内译本多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就像看中国的《红楼梦》一般,看来真有根据。得跟高先生好好学。

larger than life一条给出了几个例句,无意中发现CEO这个词。这个大C平时翻译Business Wire新闻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我根据一般的译法,译为首席执行官。外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多种多样,有的公司顺势演绎了更多的C某某,如COO,CFO,CIO,CTO,CSO,几乎成为一个百试不爽的热门公式,翻译的时候似乎也可以顺理成章套用“首席XX官”了事。这种译法虽然已经流行且容易理解,但不如manager译为经理,director译为董事(该词我曾在《汉语大词典》中查过,算是古语,“董”即有执掌之义——但不知和口语“懂事”有何牵连?呵呵,从外表看,似后者较用心,……扯远了)更名正言顺,有据可查。有机会我想查清楚“董事”二字何时开始用于近现代公司管理职位的称谓,这也算个不错的研究题目,可归为现代企业治理的研究范畴。

这些大C们都是公司的顶梁柱,责任重大;如果公司盈利状况好,他们自然应该多得些回报。所以做到大C的位子是很多人的梦想。曾经碰到一个词,叫C-suite,说的就是大C宽敞明亮的工作场所。谈到职业发展的时候,有人很喜欢说封不封顶(ceiling),刚发现这个词正好也是C开头的。如果做到头能坐上大C的位子,还是蛮有盼头的。呵呵。

高克毅把CEO译为“大班”,另辟蹊径。我联想到白先勇的文章,《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莫非金大班就是如今流行的大牌CEO?看来要等到读后才能解开我的疑惑了。

《汉语大词典》对“大班”的一个解释:旧称外国公司、洋行的经理。 清 魏源 《筹海篇》四:“﹝ 英國 公司﹞皆爲大班數人把持,與通國散商爲怨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船到了 上海 ,船主便到行裏,見了大班,回了這件事。

2007年2月16日星期五

eXasis概念车——不用玻璃也透明

为纪念Rinspeed公司三十周年华诞,“玻璃”概念车在拜耳公司推出第一款“全塑料”汽车四十年之后面市


美国商业资讯2007年2月15日瑞士ZUMIKON,德国莱沃库森消息——

当 新款Rinspeed概念车“eXasis”的第一份设计图样现身互联网的时候,一份国际新闻杂志在线版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文章 说,“这款车看起来和之前的任何车型都不一样”。这款能够实际驾驶的“玻璃”汽车具有全透明的车体,车厢地板采用模克隆(Makrolon
®)制成。 拜尔公司1967年在德国K67塑料博览会首次推出“全塑料汽车”,40年后,Rinspeed公司的eXasis创新作品将在日内瓦汽车展(2007年 3月8日-18日举行)首次亮相。实际上,示意图只能或明或暗地告诉我们,为了纪念Rinspeed公司三十周年华诞,瑞士汽车梦想家Frank M. Rinderknecht和全球规模一流的塑料制造商拜耳材料科技股份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BAY,德国证券交易所:BAY,伦敦证券交易所: BYR)的专家有什么样的构思。

谈到人们对这个原型车的典型反应时,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管理董事会负责创新事务的董事Ian Paterson说,“不管谁,第一眼看到eXasis的时候,都为这辆玻璃汽车倾倒;不过,让他们着迷的,实际上是我们公司的透明高科技塑料。”拜尔材 料科技公司的塑料专家利用模克隆(Makrolon
®)聚碳酸酯,负责实现eXasis的透明度。Frank M. Rinderknecht说,“神奇的透明车体之内,eXasis的本色一览无余。抽象的想法变成现实,梦想变成触手可及的汽车。不过,看起来, eXasis好像还没有真正来到我们这个物质世界。”

那么,这只是个精巧的三维设计?是海市蜃楼般的幻影?或者是一件四轮的艺术作品?无 论如何,两家公司合作推出的第三款汽车与前两款有本质的区别:不同于具有未来主义外观的“Senso”和纯粹的“zaZen”运动车。eXasis是全新 的设计,换句话说,这款概念车并没有按照生产线型汽车进行设计。车体像只昆虫,闪耀着黄色,车轮突出,车里能坐两人,一前一后。由于车体透明,紧凑的双缸 750ccm Weber引擎一览无余。引擎位于传动机构之上,别具特色。

eXasis概念车敞开胸怀,毫无保留,吸引人们的注意:透过 淡黄色的模克隆(Makrolon
®)外壳,一眼就能看到车子的铝质负载底盘。不论技术方面还是视觉方面,两个透明的指示器和功能显示器都绝对让人赏 心悦目。两个仪器看起来就像在驾驶员视野两侧盘旋。手一接触,就能显示各种功能,并进行控制。每个触摸板都是用透明的CD/DVD模克隆 (Makrolon®)坯件制作的,表面采用世泰科公司的Baytron®导电涂层,激发开关功能。

概念车轮廓曲线连贯,引人注目,能与透明特色自然融合,但eXasis“轮廓线条突出”,个性鲜明。不过有幸驾驶这辆车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汽车行进中,低头望过透明的地板,让人感到特别兴奋、刺激……

2007年1月11日星期四

能穿在身上的显示器

Eleksen公司推出能安装在提包和衣物上面的电脑显示器,支持Windows SideShow显示技术


这款“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新产品结实耐用,适合制作提包、公文包、背包

美国商业资讯2007年1月9日拉斯维加斯消息——

Eleksen 集团公众有限公司(Eleksen Group plc,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代码:ELG.L)发明了智能纤维织物触摸板,以ElekTex(R)为品牌开展生产,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今天宣布,针对微软Windows SideShow技术,推出“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Wearable Display Module ,WDM),这种计算机辅助显示产品能与提包、背包和衣物等柔软物品集成。Eleksen公司“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是全球第一项针对该市场开发的计算机显示技术,使人们随身携带的产品成为智能设备的延伸。

“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便于和公文包、背包等柔软的物品集成,并率先推出适用于各类计算机电子产品的“包内屏幕”(in-bag screen)。利用该产品,消费者能把携带的箱包直接连到自己的电脑上,无需打开提包或拿出Windows Vista设备,一边走,一边就可以通过提包外层的显示窗口迅速浏览重要的数据,如电子邮件、约会安排等信息。

Eleksen公司首席执行官Robin Shephard说,“Eleksen公司以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创造新的方法,帮助人们与数字设备保持连接。ElekTex已经变成一流服装和电子品牌之中推动可穿戴技术市场的标准了;我们和微软公司合作,创造这样一个能安装在提包、公文包和背包上面的视频输出设备,顺应了我们预测的今后一年市场的发展方向。现在你可以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娱乐、工作都误不了。”

微软公司负责Windows客户端产品管理的WindowsBrad Goldberg总经理说,“Eleksen公司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给了Windows Vista巨大的支持,热情很高,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双方正在紧密合作,为人们提供互联、娱乐技术,当人们发现下一代计算技术能轻轻松松地为我们创造生活,应该会感到惊奇吧。”

Eleksen公司“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为一系列新型柔软产品的开发铺平了道路;有了这项技术,传统的提包和背包将变为柔软的电子设备。Eleksen公司“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是针对Windows Vista系统的Windows SideShow功能而设计的,可用作笔记本电脑的辅助显示器或第二显示器;该模块与Window Vista设备上使用的应用程序兼容,支持电子邮件、在线日历、媒体播放器等功能。使用显示器的时候,不管笔记本电脑是开是关,还是处于休眠状态,用户都能轻松查看所需的重要信息。

Eleksen公司“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由2.46英寸的主动矩阵TFT液晶显示屏和1GB的数据文件存储器组成,采用ElekTex(R)交互式纤维织物触摸板来管理应用程序,控制数据显示。该产品使用7个按钮控制操作,其中有一个专用的MENU按钮、一个BACK按钮、四个方向按钮和一个GO按钮。

“能穿在身上的显示模块”提供参考设计,也为提包生产商提供现成的模块;2007年1月,Eleksen公司直接接收产品定单。如需了解详情,请访问: www.eleksen.com

2007年1月10日星期三

马甸邮市游记

上周六,农历小寒,北京最低温度零下十度,室外寒风凛凛。刚出了门脸就给风吹的发疼,不过既然下了楼,也懒得回头,于是缩着身子,迎风向车站走去。我要去见识一下北京马甸邮市。

北京太大了,我这个外乡人,每次出门都要先查查地图,交通,不然就不知得走多少冤枉路了。呵呵。九十年代初,邮票疯涨的时候,邮市设在月坛公园里头,这就是有名的月坛邮市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邮市都唯月坛马首是瞻啊,那气派!公园在二环边上,也就是说,离天安门、毛主席很近。后来邮市搬迁到马甸,在北三环南边不远,现在看来也算是好地段了。虽然周边没有地铁,不过马甸的交通还是很发达的,很多公交车都能到。我坐车到马甸站,看到马甸立交桥,然后顺着大路往南走,沿途能看到高等教育出版社,TCL大厦,走到第一个路口就往里拐,这条路叫黄寺大街,不容易走错。一直往前走,大概45分钟就能看到“福丽特大厦”,这就到了。

大厦门口沿街的地方,迎面就是一块大广告牌,写着“万家马甸邮币卡市场”(记不太清楚了,网上查的)。外头乍一看,市场并不起眼,只有一层,像个要拆迁的综合市场,周围高楼林立,这里显得越发破旧,我有些失望。大街上冷飕飕的,还是邮市暖和。随便看到一个门就进去了,不是正门;环顾四周,全都是卖卡的,原来这个大厅是“卡”厅。生意似乎都蛮好的,玻璃柜台上码着一摞摞的各式手机卡,印象中大部分都是动感地带的卡。小纸板上是手写的广告,卖卡、卖号,市场上还有卖各种充值卡、IP卡的。进门的一个柜台,专营集藏用的电话卡,大致看了一下,有很多品种,新的旧的都有。比咱白云那次卡展的卡还多。

我还是地道的邮迷,所以心思都在邮票上。于是找到隔壁的一间大厅,这里才是邮票的天下。大厅的面积不小,跟武汉邮市二层的面积差不多,或者更大些。厅中间还搭了二层楼,可能是后来加盖的。不过二楼一圈店铺的卷帘门都关着。楼下的摊位都有人,经营邮票的占6成,剩下的,多半经营钱币,金光惶惶,银光闪闪,蛮诱人的。呵呵。看到两家专营翡翠玉器,佛像的。也不算离题罢。都是收藏大家庭的。钱币摊位,主要经营人行、金币总公司发行的金币、银币和其它金属币,纪念币,再就是已经停止流通的前几组人民币纸币,还有各国纸币。快过年了,很多店主都忙着制作钱币礼品册、礼品盒,这时候需求量大。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当天我看到不少联体纸币,有四方联十元人民币,甚至有整版的美元!不知道是真是假,按说这货币的半成品比邮票更难流出啊。

还是说说邮票摊位吧。摊位数量真不少,京城就是不同哈。其中经营新邮、打折票的也不在少数,很多店主都忙着给年册配票,看他们分撕邮票真过瘾。前一阵不是报道说年底的几套票都限量供应吗?可人家还是能弄到票源,嘿嘿,这其中的黑幕大概我们都习以为常了,要我说,应该给每个真正的邮迷安排一位邮政内部人员,这才对得起咱们。大家支持吗?呵呵,这白日梦做的!这次逛邮市也真涨见识,有一家经营JT票的,柜台里,科学大会的型张、山茶花的型张都是整盒整盒的,文字头的邮票都是整版整版的,老纪特也是论版的,哈哈,真强。我发现,经营新邮的,现在都流行拿皮筋把单枚票捆扎起来,为什么这么不爱惜?莫非票都是破版收的或是一枚枚收来的?这样肯定破坏品相!也许他们觉得新票不值钱才这么干的吧。06年没订新邮,碰到人家摆的票都觉得新鲜,重新做了一回新人。我觉得有些设计、印刷的还真不错。场内还有一些经营邮资封片简的,干批发的多;各地发行的普通邮资封在这也能买到,品种较全,难得。我个人偏爱邮资片,邮资封太大个儿了。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人声鼎沸的市场里面,几个散票摊儿,不时也能碰到几个痴心的邮迷,淘他的宝贝;吸引他们的,可能是枚8分的老票,也可能是枚漂亮昂贵的JT型张。

逛市场的时候还是中午,各家各铺的都叫了外卖,市场里一股饭菜的味道,坏了人的心情。店家雇的人各式各样,也难得有几个和集藏沾边的,狭窄的走道,有的人随处丢废纸、包装册子,甚至还有配年册撕剩下的邮票边纸。还有人咔咔咔嗑瓜子,瓜子皮满地都是……。看来市场管理的不匝地啊,起码应该整洁、舒适吧。

要走的时候,大门口那发现一个专营集邮文献的摊位,另辟蹊径,也够专业。

来京城第一大邮市看看,身为邮迷,我算是如愿了。我去过武汉邮市、上海卢工邮市,这次来了马甸邮市。对比一下,马甸的规模最大,卢工次之,不过武汉的硬件条件还是不错的,地方比较像样。